单反最常用的镜头焦段是多少 单反镜头参数详解

来源:蜂鸟网  编辑:小可爱   时间:2023-02-14 21:10:01

  镜头各焦段的大体用途
 


 

  8mm : 极度夸张的画面,用途不限。

 

  18-16mm: 同上

 

  22mm-24mm: 不严谨的建筑全景,或某个自然景观(严谨的需要大画幅和移轴镜头来矫正相差),城市建筑群,大量的人群。

 

  28mm: 广阔的风景,人多的场景,有群体感的人像

 

  35mm: 一般风景,建筑或者建筑内部,纪实人像

 

  50mm: 局部风景,全身人像,事实上可以用于任何场景和题材。

 

  60-65mm:小微距,适合拍一些比如杯子大小物体或者电饭煲之类的商品,这个焦段适合购买微距镜头。

 

  80mm: 半身人像,一些特写,或者在场景中突出某人。

 

  100mm: 微距的黄金焦距,特别适合拍摄微距题材。

 

  135mm: 人像焦距,适合人像特写,网上那些特别漂亮的mm,背景虚化的,都是这个焦距拍出来的(一般用85mm镜头放到普通APS单反上,由于转换系数,正好可以获得135的焦距)

 

  200mm: 人像特写,大头像,远景拍摄。

 

  300mm: 远处人想特写,距离较近的鸟,体育,远景拍摄。

 

  400MM--600mm: 野生动物,足球比赛等。

 

  1200mm: 天文摄影,危险的野生动物,大型体育场馆里的比赛 [!----]

 

  一般来说,初买单反相机的摄影爱好者,大都热衷于配齐18-200的全焦段,以求在未来的拍摄中不放过任何一个好角度。事实上,这种观点是一个严重的误会,且不说拍摄中沉重的专业镜头所带来的体力消耗,换镜头时的手忙脚乱,更重要的是变焦镜头所带来思维上的懒惰,使得摄影者忽视对镜头感的培养和摄影语言的提炼,严重影响摄影水平的进一步提高。
 


 

  根据市场的需求,很多所谓“一镜走天涯”的镜头应运而生,比如18-135mm,甚至18-200mm,似乎轻便又省去换镜头的麻烦,但很多大变焦镜头使用者往往会发觉,使用此类镜头,会感觉自己的拍摄水平一直停滞不前,视觉乏味而难以突破,后果往往是对摄影热情丧失,问题出在了哪里?

 

  本文无意对不同镜头间成像的优劣进行比较,仅试图探讨镜头焦段选择与镜头感培养之间的微妙关系,以及谈谈镜头语言的练习提高的技巧。

 

  变焦与定焦

 

  如果我们见过一个拿定焦,一个拿变焦的人同时在拍照,会发现他们的拍摄行为截然不同,而且最后观看照片,往往发现持定焦者能获得更多的观看角度和可能。

 

  此中的奥妙或许就在于,持变焦的人,选定一个角度之后,就会站定不动,然后不停旋转手中变焦环,或者在不停更换自己的镜头,往往懒得再走动一下。这种情况里面,事实上不管换到哪个焦段,拍摄的角度都是单一的,固定的。长期保持这样的拍摄习惯,会使照片风格和语言越来越固化,拍摄时的思维也变得越来越懒惰,摄影水平也难以得到真正的提高。

 

  而定焦者的拍摄往往由于焦段的限制,需要不停的上蹿下跳,左右思量,位置的移动往往带来了更多的观看变数,同时,眼睛离开了取景器,去观察拍摄对象与周围的环境,也刺激了对不同呈现可能的思考,事实上,这一点观察和思考的时间,在拍摄中,往往决定了一张照片的成败。

 

  如果要用十秒钟的时间拍摄一张照片,利用九秒的时间去观察和寻找角度,用一秒的时间调整相机参数和按下快门,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取景器里,往往成功率会高得多。

 

  从这一点而言,我往往会给初学者推荐一只价值700元人民币的50mm 1.8镜头,而不是一只价值12000元的28-75mm 2.8L专业镜头,前者不但能在光圈与景深上有更多的作为,更重要的是对摄影的镜头语言能有更多的训练,也更容易得到摄影的进步。

 

  对于变焦和定焦,事情往往还没有那么简单,摄影史上许多大师,往往只执着于一个焦段,被选择的最多的是50mm或35mm,这个焦段的选择,往往和一个人的阅历和人生观有关,有些人会看得更专注一些,有些人会看得更广阔一些,不同的人生观必定导致选择不同的观看世界的方式,也就会有不同焦段的选择,这个问题在下文还会详细分析。

 

  要学会使用所有的焦段并不困难,但是要用好一个焦段,却没那么简单,甚至要花一生的时间,一个固定焦段长期的观看训练,因而产生的镜头感,往往凝聚了摄影师的学识、阅历与气质,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,这种风格的产生需要摄影师和镜头长期的磨合,以至于相机已经成为感悟世界的另一只眼睛,无需思索,毫不犹豫。

 

  按照我的理解,可以做到在观察之后站定,举起相机,无需看取景器,按下快门,得到的照片与构思的一样,可以算是对一个焦段熟悉的入门。至于人机合一的高级境界,只能靠缘分,还有很漫长很漫长的时间在一起吧。

 

  50mm镜头,光圈2.8,使用了偷拍的手法,让现场的气氛得以保存,2.8光圈可以适度虚化背景,但不太虚的环境气氛保留,50mm焦段能保证拍摄时楼房的垂直水平线不至于变形,更有真实可信感。 [!----]


 

  50MM标准镜头:平静的叙述

 

  50MM,又称标头,非常不招初学者喜欢的焦段,往往因为最接近人眼观看世界的视觉,往往使得拍摄的照片既没视觉冲击力,也没奶油般虚化的背景,江湖上有“标头无用论”相传,要用好标头,确实需要下一番苦工不可。

 

  该从何入手呢,只用50mm镜头的大师布勒松说:“摄影家的眼睛,永远都在评估出现在他眼前的事物。他只须移动1毫米的几分之一,便可以把线条吻合起来。他只须稍微屈膝,便可以将透视改变。把照相机放置在离主体近一些或远一些,他便可以刻画出某一细节——这细节,既可能相得益彰,也可能喧宾夺主。然而,对照片进行构图所需的时间,几乎是跟按动快门的时间一样的短,因为两者同是条件反射而已。”

 

  现实世界如此丰富复杂,在镜头范围里,哪些元素应该出现,哪些应该舍弃,相机轻微的位移会带来怎样的透视变化,按下快门那一瞬间,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应该是怎样,这些摄影里需要解决的相当重要的问题,都需要在举起相机取景之前解决。

 

  50mm接近人眼视觉的优势,可以方便地让人在现实世界与取景器之间无缝地切换,以此完成从现实3d世界到照片2d世界的转化,可以更快的培养起这种条件反射下的镜头感。

 

  我一直以为镜头感是摄影师风格最本质的东西,50mm的镜头感,建立在与被拍者者不远也不近的现实距离与心理距离上,形成一种既不张扬也不含蓄的叙述风格,从镜头语言而言,可以比喻为一种宁静的叙述。

 

  最惊心动魄的故事,往往可以用最宁静的叙述完成,而且这种宁静,会让故事更为真实可信,不夸张,不渲染,让观看者回归拍摄内容的本身,也是初学者首要掌握的表现技巧。

 

  个人十分偏爱50mm,经常只带一个50mm晃悠,在这个焦段里,不会有难以忍受的广角变形,也有合理透视空间感。

 

  拍陌生人的时候,50mm还常常被我用来偷拍,很多场景只有偷拍才能保存原有的气氛和意境,50mm虽然不太近,可是也不太远,要偷拍得手,往往要事先做好环境的观察,一旦举起相机,很可能你没有构图和对焦的时间,所以构图要在心里预设好,相机的焦点、曝光、景深也要预先调好,举起相机的同时按下快门,才能称得上眼急手快,此外,拍照前,逃跑路线也要先观察好。

 

  如果你喜欢用相机平静地讲故事,那么我会推荐你用一只50mm镜头。

 

  如果50mm偷拍还算不错的话,35mm偷拍几乎是一种不可能,35mm如果要描述主体,需要更进一步的逼近,这种逼近往往不仅仅是一米的物理距离,也意味着与被摄主体更近的心理距离。

 

  常有人说50mm往前一步是35,退后一步是85,事实上不同焦距形成的透视感完全不一样的,35mm的透视往往会更有现场感,所以新闻记者一般会比较喜欢35。

 

  使用35mm拍陌生人的时候,往往需要事先的沟通,否则你很可能拍回来的是一大堆惊愕的表情,还带回来被鄙视无数次的心理伤痕。关于沟通的技巧,我常常觉得是口才比器材重要,一个微笑,几句问候,保持对对方有礼貌的感兴趣,常常是获得拍摄批准的利器,同时,也要充分尊重对方,不要把对方当做你镜头下的猎物,如果对方拒绝拍摄,那么就别拍,不过很多时候聊几句之后就会峰回路转。

 

  35mm镜头,光圈4.0,和他们聊了几句再从容拍摄,抓拍的主体年轻人面向远方而不是望着镜头的瞬间,以求延伸画面语言。35mm带来略微的可以接受的变形,使观众在场更为强烈。

 

  用35mm常常会因为聊天忘记了拍照,那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呢。

[!----]

  35mm会产生适当的变形,比50mm更有视觉冲击力,较近的心理距离也使得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,这种适当的强调,在镜头语言里我理解为放声的朗诵和歌唱,它说出来的,往往更容易引起人们的留意。

 

  在使用35mm的时候,需要留意的问题是广角会收入更多的元素,如何避免构图中元素的杂乱形成的喧宾夺主,是需要解决的问题,在这一点上,有一个经验值得借鉴,就是构图时不能光留意主体和中心的位置,构图的四个角也要注意,哪些元素该出现哪些该舍弃要密切留意,有帮助的留下,没帮助的舍弃,有时,轻微的机位的变化,可以决定片子的成败。

 

  如果你是一个外向热情的人,希望与这个世界有密切直接的接触,说话宏亮爱聊天,皮糙肉厚耐挨打心理素质良好,那么我向你推荐一只35mm的镜头。

 

  不知道为什么,中国的摄影师特别喜欢超广角,特别是街头摄影,看见里面扭曲的房屋,夸张变形的手脚,还洋洋得意的自夸很有视觉冲击力,我总觉得内心久久难以平息,或许因为这个时代就是喧嚣呐喊的时代吧。

 

  超广角是一个相当难以驾驭的焦段,也是一个容易造就懒人的焦段,随便举手一拍,面前的世界都在照片里,连构图都省了。然而这会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等待着你去解决:除非你是女宇航员,否则你看到的世界会和别人有什么不同?

 

  这其实是困扰很多初学者的魔咒,器材已经很好了,但拍下的照片怎样才能有个人风格而又耐看呢?我拍的怎样和别人拍的不一样?

 

  17mm超广角拍摄,光圈8.0,帐篷的狭窄环境里,使用超广角把天窗也收入画面中,同时也利用了帐篷放射状支架变形后所产生的画面张力。

 

  事实上,摄影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一直是摄影届争论不休的问题,这里不展开讨论,比较形成共识的是,拍摄的照片,不能就事论事,要让人能看到你描述的景物之外的东西。通俗来讲,就是利用构图、瞬间、成像宽容度等技巧,使得照片产生一种陌生感和意外感。

 

  超广角强烈变形造成的视觉冲击力也是手法之一,然而这种手法如果被泛滥使用,就会使人生厌。因此要用好超广角,就像中国人拍摄荷花,一定要带有强烈的创新欲望,才能脱颖而出。

 

  近年使用超广角甚少,所以经验也不太多。在狭窄的环境里拍摄纳入更多的元素,拍妹妹用趴着的角度拍出夸张的长腿,超广角是很有用的。蹲得低一点仰拍,或者爬的高一点俯拍,超广角都会有很好的表现力,可以多做尝试。

 

  对于初学者,过分的强调使用超广角不值得鼓励,放声的呐喊要有强有力的功底支撑,否则会沦为声嘶力竭。 [!----]

 

  70-400mm长焦镜头:温柔的细语

 

  长焦曾经是我一度偏爱的焦段,强烈的虚化,对细节的特写,容易形成画意的景深压缩平面化,如果要去拍摄糖水风光片,长焦是必须的装备。

 

  有一个初学者常困惑的问题,就是看到的风景惊人漂亮,拍摄出来的照片却平淡无奇,这里面的原因,最通常的是使用广角或中焦镜头,试图把所有的美的元素统统塞进照片里,导致照片里喧宾夺主反而难以给人留下印象,这种情况可以试试换用长焦,只拍摄让你最感兴趣的部分,或许会有惊喜。

 

  长焦狭窄的视角,容易虚化的背景,使得简化画面成为易事,符合摄影的减法规则,因此为广大初学者所喜闻乐见。但简化的画面往往会带来另一个问题,就是构图的简单处理和镜头语言的贫乏单一,尤其在长焦里,由于前中后景之间的景深空间被压缩,使得照片难以产生纵深感,这时,利用好构图时的几何图形法则,成为长焦摄影的重要训练技巧。在这一点上,我的心得是,使用长焦时,心一定要足够静,不能匆匆忙忙,往往镜头轻微抖动带来一两毫米的位移可能会导致构图的失败。

 

  如果你对中国式风光拍摄有浓厚兴趣,并以立志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为人生目标的话,利用好长焦的这种压缩空间的技巧,拍摄画意风光,会相当有效。如果在合适的季节,去到很多排队抢三脚架位的出大片之地,比如坝上、霞浦、元阳、禾木等地,你会看到清一色的专业长焦之海。如果有个哥们不幸使用了中焦或广角,那肯定是他前一晚跟摄影团带团老师没喝好。

 

  在拍摄人物特写的时候,长焦也可以忠实还原人物相貌,不会产生变形,适当远的距离拍摄,也可以让被拍摄者减轻心理负担,表情显得更为自然。

 

  然而,在人文纪实摄影中,一般不太建议使用长焦的偷拍,长焦对现场感的疏离,可以制造梦幻感,却无益于真实感,当然,根据现实情况偶一为之,也是挺好玩的。

 

  从镜头语言的角度来说,长焦镜头要说的话,就像耳边温柔的细语,无须太响亮,但可以说到心里去。

 

  好镜头基本靠借

 

  行文至此,肯定很多人认为我是死硬的定焦党,或者反器材反社会,相机厂商人人得以诛之的大反派。真是冤枉,我其实对好器材的狂热不下于各位,只不过,我的好器材基本靠借。

 

  首先说说定焦变焦的问题,实在不必看完本文就立马去买一个,变焦镜头只要你不变焦,就是定焦镜头。

 

  对于镜头感觉的训练,可以固定从某一焦段开始,不同的焦段多加尝试。同时对拍出来的照片需要多加归纳整理,善于反思每张照片成败的原因和道理,这一点看起来简单,却甚少人能够做到,特别是数码时代,海量的照片会让人崩溃疯狂,在拍摄前期,眼睛多离开取景器进行观察,少点按下快门,能比较有效解决这个问题。

 

  拍摄时间渐长之后,你会发现某个焦段你使用起来更为得心应手,这时再去考虑更换升级你的镜头,会是理智的行为。

 

  无论你是使用定焦,变焦,全画幅,aps画幅,4/3系统,还是手机拍摄,对焦距概念都应该是清晰的,在某一焦段培养镜头感,是被很多人忽略的问题,也是妨碍摄影进步的一座大山,怎样用属于你自己的焦段来讲故事,会是一个漫长而有趣的历程。

 

  中国是专业摄影器材销售大国,你身边总会有些朋友,买了无数好镜头,却来不及用或没空用,他们,将会是你的摄影之路上的大帮手,使出你的交际能力,把镜头借来,而不是急着去买一个,会减少你被骂败家的几率。

 

  书非借不能读,镜头其实也如此,先体验不同焦段的感受,再从容选择适合你自己的焦段,会更有效。

 

  对于我自己,由于乐于结交摄影朋友,好镜头也用过一些,特别是拍风光的时候身边正好有一个背着400mm大炮的朋友,可以感人得的快要掉下泪来。

 

  现在出门,一般只带35mm和50mm两个定焦,心情开朗想和人聊天的时候,我会用35mm,有时只想安静的看看,顺便思考一下人生问题,我会用50mm。也许有很多场景拍不到,拍不好,但是你总不能一个人拍完所有的好照片吧。在拍摄中,因为你的观察力不足而失去的好照片,远远多于焦段不足所失去的。

 

  顺便说一句,我的35mm和50mm,都是借的。。。

 

  熟悉了你自己观看世界的焦段之后,用心去记录,而不是靠好相机好镜头,或许,这才是摄影的真谛。

标签:LOL   彩蛋   单反  

小可爱独家

猜你喜欢

suv最省油的车是什么车 最节油的suv汽

很多人说,买SUV的还在乎油耗吗?其实这话说的有些偏激,买SUV的车主,油耗的考量也是必不可少的。我们盘点了国内外...更多

2023-03-27 21:10:01
妹妹和哥哥那个走的故事 我是哥哥的专

哥哥对我很好,对于我而言,在没有父母的情况下,哥哥就是我的天,而我,则是哥哥的专属妹妹,谁也不能剥夺我们之间的关...更多

2023-03-27 18:10:01
女澡堂里的男搓澡工让人惊喜 遇到这种

一般来说女澡堂是绝对不允许男人进入的,而且搓澡工也往往都是女人来做,可当你去澡堂洗澡的时候,却发现搓澡工竟...更多

2023-03-27 15:10:01
音乐学院校花的哀歌王悦可 这是一本校

她是我们学校的校花,曾经风光无限,无数男人眼中的女神,可谁会想到,就是这样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女人,最终却会走上...更多

2023-03-27 12:10:01
和老师同居的日子她教会我很多 乡村女

我很庆幸我有一个对我很好的老师,我因为特殊原因,在学校期间搬到老师的居所居住,老师除了平时监管我学习之外,也...更多

2023-03-27 09:10:01
乡下女人更疯狂之小乡村的绝色诱惑 乡

作为一个乡下来的人,我必须说说我的那个乡下媳妇,作为一个乡下女人,她做过的疯狂事迹,绝对是你们无法想象的,乡里...更多

2023-03-27 06:10:01
第一次和男神出去玩该咋办 我与男神滚

我是我老婆口中的男神,当然了,只是说说而已,因为当她需要我的时候,才会这么说,不需要我的时候,我只是一个比较悲催...更多

2023-03-27 03:10:01
中年女人喜欢你的表现 怎样知道已婚女

对于一些稍微上了一点年纪的女人来说,她虽然更加渴望爱情,但是也更加的谨慎,并不会刻意表现出自己喜欢一个男人...更多

2023-03-27 00:10:01
2016最省油的紧凑型车 2016省油国产小

2016年的紧凑型车,哪几款是比较省油的呢?对于选择紧凑型车的车主而言,省油绝对是重要的考核标准,一辆车买入手之...更多

2023-03-26 21:10:02
裤子拉链被女生拉开好丢人 这是一个女

她是我在上大学时期的“女人”,其实我们一共也没认识两天,但就是这两天,却让我深深记住了她,甚至于这两天发生的...更多

2023-03-26 18:10:01
总裁办公室里的叫声 和老总办公室大战

这是一个关于总裁和秘书之间的故事,秘书是新招的秘书,因为不懂得公司里的规矩,这才发生了以上这些事情,总裁是个...更多

2023-03-26 15:10:01
男上司和女下属办公室的故事 从有好感

当同一个办公室里的男上司和女下属发生暧昧的时候,该怎么处理呢?最初两个人只是互相有好感,但这份好感持续发酵...更多

2023-03-26 12:10:01
面试护士时被主任检查 进入实习护士的

对于一个护士来说,面试时的体检是件很正常的事情,但就是这件事情上,我却遇到了极为尴尬的一幕,来检查我们身体的...更多

2023-03-26 09:10:01
农村光棍和漂亮媳妇故事 小寡妇与铁匠

对于农村的女人来说,名声比什么都重要,一旦沦落到寡妇的境地,免不了受到各种异样的目光,平地里的闲言碎语肯定少...更多

2023-03-26 06:10: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