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人夏天怎么保存冰 原来古人夏天都是这么过的

来源:今日临沂  编辑:小可爱   时间:2019-09-21 02:34:15

  对于现代人来说,夏天吃冰棍、雪糕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,可在古代,在没有冰箱的情况下,是如何保存冰的呢?而古人的夏天,又是怎么过的呢?
 


 

  相信在不少的古装剧中大家都看到过古代的达官贵人,后宫嫔妃们在炎炎夏日会用冰块降温纳凉,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冰块都是在低温下冷冻而成,利用物理降温,在低温中保存,那么古人又是怎样保存冰块的呢?他们又是怎样制造出冰块的呢?

 

  古代的藏冰条件当然没有现代人好,方法也比较简单。

 

  每年大寒季节,古人就开始凿冰储藏,因为这时的冰块最坚硬,不易融化。管理藏冰事务的官吏监督奴隶、农民到水质好的地方凿采,藏到预先准备好的冰窖里。

 

  冰窖都建在阴凉的地方,深入地下。用新鲜稻草跟芦席铺垫,把冰放到上面之后就覆盖稻糠、树叶等隔温材料,然后密封窖口,待来年享用。

 

  由于这样储存,每年大概会有三分之二的藏冰会融化,所以古人常常将藏冰量提高到所需使用冰量的三倍。河南新郑、河北易县、陕西咸阳等地,都曾发现战国时期的冰井。《水经注》记录,建安十五年,曹操在河南邺城大兴土木,修建了铜雀、金虎和冰井三台的事情。

 

  要说藏冰的规模,那得数清代,《大清会典》说当时紫禁城内有5口窖,藏冰25000块;景山西门有6口窖,藏冰54000块;德胜门外3口窖,藏冰26700块。
 


 

  有学者根据这些记载推算,5000块藏冰窖的容积,相当于现在一幢五层四单元的住宅楼的体积。《豳风七月》里有二之日凿冰冲冲,三之日纳于凌阴的诗句,意思是说夏历十二月凿取冰块,正月将冰块藏入冰窖。这说明:早在先秦时期,就有凿冰、藏冰,待来年暑天供皇宫贵族使用的做法。

 

  六朝时期,南京也出现了开辟冰室,储藏冰块,以备来年应对炎热夏日的做法!六朝时期的皇家冷库(冰室,冰窖)称为凌室。史料记载,刘宋大明六年(462)五月,置凌室于覆舟山,修藏冰礼,这是古代南京地区藏冰的最早记载。

 

  也就是说,刘宋皇帝命人在覆舟山,也就是如今玄武湖畔的九华山设置凌室。当时,覆舟山上有皇家园林乐游苑。乐游苑是避暑胜地,玄武湖水质清冽,冬季取冰也很方便,是非常适宜的设凌室的地点。

 

  古人在冬天取冰藏冰,一般是在初冬时节,要举行祭祀司寒的仪式。相传司寒是掌管寒冬的天神,祭祀司寒的仪式早在汉代以前就有,一般都要由天子或公侯一级人物来主持。
 


 

  凌室大致相当于一个地下冰窖,深约1.5米,能够储藏数百立方米的冰块,上面用土掩盖隔绝温度。一般来说,有三分之一的冰块能留存到来年夏天,已经算不错。

 

  清代时南京还有一些冰厂,冬天取秦淮河水制冰,来年再出售冰块,让人们防暑降温。藏冰用冰,是皇族的享受,普通老百姓又是怎么熬过苦夏的呢?古代消夏最常标配是扇子。

 

  普通百姓用芭蕉扇或者蒲扇,文人雅士则喜欢用折扇。此外,还有团扇、蒲扇等品种。

 

  最早的冰棍

 

  春秋末期,冰的用途更加宽泛,达官贵人们喜欢在宴席上喝冰镇米酒助兴。到了唐代,人们就已经会制作公开出售的“冰棍”了。大木桶里放上冰,撒上盐以降低冰的融点,再将盛有蔗糖水的小铁盒排列在桶中,插入小木棍,过一会,就冻成了冰棍。
 


 

  宋朝的冷饮非常丰富。到了夏天,除了能喝到冷酒,还能吃上各式各样的冷饮,并且已有了刨冰。

 

  宋代都城汴京,一到农历六月,街道两旁就摆满了冷饮摊。当时都卖些什么冷饮呢?北宋开封的冰店里有红极一时的“冰雪冷元子”出售,“冰雪冷元子”由黄豆和砂糖制成,把黄豆炒熟,去壳,用砂糖或蜂蜜拌匀,加水团成小团子,最后浸到冰水里,就成了香甜可口的冰凉甜品。

 

  南宋时,市集上的冷饮更加琳琅满目,夜市的冷饮铺甚至要卖到三更时分才打烊。当时的杭州城里受欢迎的冷饮有“冰雪甘草汤”“雪泡豆儿水”“凉水荔枝膏”等,光听名字就够嘴馋的了。

 

  与冷饮的繁荣相伴,一种比较原始的“冰箱”也在宋朝出现,叫做“冰鉴”。其实就是双层的木桶,下面有基座,上面有盖,中间有夹层,把冰块放到夹层里,盖上盖子,好长时间都不会融化。
 


 

  到了元代,冷饮又有了新突破。据说,元世祖忽必烈最爱喝牛奶,可是牛奶在夏季不易保存。于是,忽必烈就想到了一个办法—在牛奶中加入冰块,这样牛奶的保存时间就延长了。忽必烈很快发现,这样的“奶冰”口感很好,于是又加入了蜜饯和果酱,这就成了最早的冰激凌原型。

 

  据说为了保护冰激凌制作的流程和配方,忽必烈还颁布了一道除王室以外禁止造冰激凌的敕令,直到13世纪,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·波罗受到忽必烈的接见,尝到了当时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用的“奶冰”,这才把制作方法带回西方,经过加工改造,慢慢就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冰激凌。

 

  到了明清时期,冰镇饮食已经充斥寻常巷陌,盛夏时节有很多小贩挑着担子沿街售卖“凉水”。有的还加入了杨梅、桃子,俗称“冰杨梅”“冰桃子”。在民间,还盛行伏日吃莲子汤,据说能养神益脾。

 

  看来,善于发明创新的古人,在酷热难当的夏季,口福也是不浅的。

标签: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  张嘉佳   柳岩   邓超   古代  

猜你喜欢

三国里孙乾是怎么死的 揭秘孙乾的死因

孙乾一开始是郑玄推荐为官的,郑玄是当时有名的经学大师,即使是在后世也是鼎鼎有名的大儒,在当时有着很高的声望...更多

2020-02-22 11:10:42
周幽王的宠妃褒姒为何不会笑 褒姒到底

西周末年,周幽王为博得美人一笑不惜戏弄忠心拱卫王室的诸侯,点燃烽火台制造假情报让他们疲于奔波,最后美人笑了...更多

2020-02-22 10:57:06
唐朝的高力士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到底是

提到唐玄宗一朝,就不能不提围绕在他身边的几个重要历史人物,其中一个是他的宠妃杨玉环,另一个就是他的宠臣高力...更多

2020-02-21 21:33:54
姜子牙死后的传说有哪些 姜子牙的一生

姜子牙因为在封神榜中出现可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,关于姜子牙的传说也是不少。那么姜子牙死后到底去了哪里呢...更多

2020-02-21 02:47:59
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什么意思 这句话

正所谓”人无千日好,花无百日红“,这句古语我们常听,却不知道出处,作为一个喜欢考究的小编,经过翻阅,我还是找到了...更多

2020-02-19 22:23:00
三国蜀后主刘禅是怎么死的 竟因为没心

后世都用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一个人愚钝无知,朽木不可雕。刘禅确实因为昏庸无能,愚蠢至极而为人所诟病,蜀国摊上...更多

2020-02-19 16:30:52
土司制度开始于什么时期 这样地位管理

土司制度熟悉的人并不多,作为古代少数民族的管理制度,土司制度已经消失有很长一段时间了,虽然这种制度已然消失...更多

2020-02-13 22:24:23
战国时公孙衍为何叫做犀首 天下少有的

战国是一个奔放的时代,也是一个人才高产的时代。在那个年代里,各路奇人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尽情绽放着自己的光...更多

2020-02-12 20:59:03
袁绍手底下的四大谋士谁最厉害 各个超

在曹操统一北方前,袁绍是黄河以北地区当之无愧的霸主,是说一不二的土皇帝,他坐拥冀州、青州、幽州和并州,是天下...更多

2020-02-11 23:53:36
古人出远门怎么认路 你知道古代的路是

我们好奇,在人烟稀少的古代,也没有特别好的道路,甚至连路标都很少,他们要出远门,都是怎么识别道路的呢?古代人的外...更多

2020-02-10 21:27:57
曹操的原配夫人是丁夫人吗 曹操因为她

传说曹操喜好美女,因此一生妻妾成群,当然,能让曹操记挂一生的可不多。曹操的原配史载是丁夫人,由于其无子嗣,因此...更多

2020-02-10 00:58:39
三国周瑜一共有多少妻子 他有没有后代

周瑜是三国时期的吴国名将,是那个时代最耀眼的将星之一。历史上的周瑜胸襟宽广且风度翩翩,是一代儒将,他能力卓...更多

2020-02-09 21:33:20
历史上张郃是怎么死的 张颌大战张飞结

张颌在曹操那里屡建战功,陈寿曾评价张颌:“郃识变量,善处营陈,料战势地形,无不如计,自诸葛亮皆惮之。”“太祖建兹...更多

2020-01-31 20:45:03
周朝为什么不算统一 看完周朝为什么会

教科书上说,第一个统一全国的朝代是秦朝,我们好奇,难道周朝不算吗?这个统治时间长达八百年的朝代,为什么不被算作...更多

2020-01-31 01:46:47